通过对文章的阅读,使我对阅读、特别是儿童阅读的理念有了全新的理解。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,一定要研究小读者他们读什么,怎么读,为什么要读。作为老师和家长,千万不要因为对儿童阅读的任何疏忽、误解和莽撞,而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。 在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中,是缺乏好的阅读环境的,每家有几本小人书,就能招来羡慕的眼光,许多书都被列为******************。老师讲个故事,最后都要问:“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啊”?并没有尝到多少阅读的乐趣。女儿上小学后,为了让女儿写好作文,热爱科学,订了许多写作文的书,科普书给女儿看,例如:什么“七彩作文”,“少年哥白尼。”导致女儿一度讨厌看书,还好我及时纠正,给女儿办了一张少儿图书卡,定期去图书馆,让女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,才又激发出女儿阅读的愿望和兴趣。 通过文章的学习,许多观点我感同身受。明白了首先阅读能充实心智、滋养人格。阅读是对外部世界感知的一个特殊部分,能给儿童带来想象和快乐,带来感受和经验。是的,有一次女儿在读图画书,最后却伤心地哭了。我上去询问,原来,她被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经历所感染,感受到了什么是贫苦、寒冷、希望、温暖。这样复杂的情感可能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体会得如此凌厉精致吧!对儿童来说,阅读是一个用自己的心灵去触碰画面中的人物、环境、事件的过程,因此,我们要给儿童足够的机会、足够的时间、足够的图书、足够的自由,要切实确保家庭、幼儿园图书的拥有量、适宜性和使用率。 其次,形成支持和研究儿童阅读的氛围。儿童的阅读水平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紧密相关,观察和了解儿童是引导和支持儿童阅读的前提。让阅读真正能给儿童带来快乐,让阅读真正成为儿童愿意自觉维持的行为。人尤其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修养,要提升对儿童图画书的鉴别能力。成人对图书是否真正热爱会以感知方式让儿童感受到,成人一味要求儿童阅读,而自己远离图书,是无法真正成为影响儿童阅读的积极力量的。 第三、鼓励儿童全心阅读、倾心对话。儿童的阅读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,儿童的阅读就是为了他自己。更多的时候,应该让儿童自主地阅读。儿童与图画书中的人物、情境和事件的对话,儿童对画面的沉醉和想象,儿童生发的创造性表达,才是高质量阅读所应该追求的。成人的文学素养和对儿童的了解比会“教”重要得多。儿童的阅读是一个整体的感受和互动过程,是儿童与图画书的对话过程。要让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、理解与他们的阅读结合起来,相得益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