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了由朱莉·布拉德的《0-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》一书,书中有一篇“有效的环境设置”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示,其中谈到的很多原则确实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,让我有些豁然开朗。 文中提到了“创设静思或独处的空间”,我理解为某些区角需要相对的“私密性”,比如益智区有的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安静地下棋、拼图,不需要大块面的场地,流动性也不是很强,就可以设置在一个固定的角落。 相对来说,创设一个温馨安静的区角环境对于小班的幼儿尤为重要,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家的氛围,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。通过利用“暗示原则”,在我们常用的一些挂牌、插牌等提示性的物品上,当然还有一些标记,如书吧的“安静”标记等,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起到了很多的提示作用。 孩子们进行区域游戏的良好秩序不是一天、两天能形成的,除了需要在长期的区域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,如有序摆放物品的习惯,就要教师时刻提醒,利用各种激励机制调整鼓励,还需要在游戏前的准备工作中老师进行有策略地分区,才能让孩子们形成自主、有序的活动状态。 “有策略地分区”,我理解为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、共同合作,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,从而使幼儿专注投入某一活动,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。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,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: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室内,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或室外。另外,还要让环境说话,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起来。 |